研究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告 -> 研究办 -> 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2-01    点击量:

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通知

教务处通知[2023]58号


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见附件 1),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324号,见附件2)要求,学校决定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校内遴选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遴选范围

本通知主要针对 “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四类一流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另行通知。具体要求如下:

1、 线上一流课程

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打造中国慕课品牌。构建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类别更加全面的国家级精品慕课体系。此次申报的课程需满足2023731日前开课,2024131日前结束两个周期的运行。申报课程开设平台为境外平台的,须先在国内公开课程平台完成至少一期教学活动。在爱课程国际平台及学堂在线国际版上的课程,与国内平台上的同一课程相比,除语种不同外,内容和形式有较大差异的,可以单独申报。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的,更换开课平台后不再参加认定。

不具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的课程,如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仅对本校或少数高校学生开放的小规模专属在线课程(SPOC)和应用于非全日制学生的网络教育课程,以及无完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在线课程等,不在认定范围。

2、 线下一流课程、

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3、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 20%50% 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我校或国内同类高校优质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4、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非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 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鼓励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申报推荐原则

1、质量为本

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注重课程思政效果,重点考察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起到良好示范推广作用。

2、注重创新

鼓励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四新”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注重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形式上的创新,强调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关注创新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及课程的应用和示范情况。

3、分类推荐
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突出优质、开放、共享以及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线下课程、 混合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强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 宜的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并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三、申报推荐基本要求

经学校研究决定,本次课程实行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重点培育课程优先申报,培育课程名单详见附件。针对非培育名单内的课程参加本次申报,需通过学院申请并通过学院提交申报材料,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是否列入推荐课程名单。

具体申报推荐要求参见相关类型课程申报书和申报说明要求。《申报书》(模板)和《申报说明》可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网(www.chinaooc.cn  )”(以下简称“工作网”)查阅。

1、推荐范围

申报推荐课程须为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实践类课程等。


2、 课程要求

申报推荐课程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2024 1 31 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领域,特别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建设的新课程,可适度放宽对教学周期要求),在内容、方法、评价上有所创新并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示范效应,并承诺入选后五年内将持续共享或继续建设。申报单位党组织须对课程内容的政治性、导向性以及主权、领土的表述、标注等出具政治审查意见。此前参加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


3、人员要求

每人作为课程负责人或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一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已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师(包括作为课程负责人或团队主要成员)原则上不得再次申报。

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课程负责人和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 5 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成员均须由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就政治表现,师德师风,是否存在违法违纪、学术不端、重大教学事故等情况出具政治审查意见。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申报团队成员还须为相应课程平台显示的该课程主讲教师。

此次教育部申报要求中明确了课程负责人和团队主要成员已经获得过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原则上不能申报,请各位老师根据新的规则进行团队成员的调整,调整的原则是:

1) 课程负责人不得出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

2) 课程负责人不得重复申报多门课程

3) 同一门课程也不得更换类型重复申报

4) 团队成员出现的可以调整在其他团队成员

5) 课程负责人必须是我校参与该课程授课的主讲老师


四、申报流程

1、各单位根据最新的申报要求组织老师积极申报,各单位需进行院内评审和课程排序,排序不分类别。申报材料请于20231220日下午3:00前发送至邮箱jbyu@sjtu.edu.cn,每门课程的申报材料需合成一个PDF,命名方式为“序号+学院+课程名称”。

2、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课程进行网评、会评,确定推荐名单并公示。

3、推荐课程在系统上传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24120日。


五、组织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推荐等组织工作,规范评价、 遴选工作程序,确保课程质量。

2、加强审核把关

各单位须对申报推荐课程的内容、教学活动和所有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对课程团队以及课程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把关。

3、严格工作纪律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推荐遴选条件和程序组织推荐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严重失职渎职或弄虚作假、谋求私利、收受贿赂、违法违纪等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4、对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六、申报材料

1、各类申报书模板详见附件,请老师按要求填写,学校近期会组织系列讲座分享课程申报的政策要领及注意事项,请各单位关注教务处最新通知。

2、申报附件材料:请按要求准备,课程说课视频和课堂实录此次不需要提交。

3、说课视频将在确定推荐后开始录制,课堂实录可以提前准备。附件材料需要盖章的内容可以再确定申报之后再加盖公章。

4、此次申报不需要提交纸质材料,全部提交电子版材料PDF版本,整合在一个文件中。

5、最终申报材料是由课程团队在线按要求完成,学校审核并提交。


联系人:研究办 余老师 电话 34206415-25

研究办 邱老师 电话 34206415-26


教务处

2023年121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附件2、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附件3、教育部关于第三批一流课程申报的说明.pdf

附件4、线上课程申报书(第三批)

附件5、线下课程申报书(第三批)

附件6、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申报书(第三批)

附件7、社会实践课程申报书(第三批)

附件8、课程数据信息表(线上课程申报书附件)

附件9、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