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学期课程PU978《新时代公共外交解析》课程简介
这门课程是继《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之后,由旅居美国多年的重量级学者联袂开讲的又一门关于公共外交的课程,是更为深入地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场学术盛宴。主讲专家有丰富的在美国高校执教和从事研究的经历。学者们基于对中国和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深刻体会和多年来的学术积淀,从公共外交的基本特征、中美公共外交之比较分析、战略传播与公共外交、政府公关与公共外交、经济援助与公共外交、经济制裁与公共外交、宗教交流与公共外交、非政府组织与公共外交等领域广泛而全面地介绍公共外交的基本知识和涉及领域以及美国公共外交的基本措施和经验,从而为同学们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公共外交的基本内涵,同时,启发同学们思考和探索中国公共外交途径,对公共外交实践和趋势做出理性思考与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意味着,在新时代我国要积极主动地对外宣传国家形象,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和水平。美国作为公共关系和公共外交的发源国家之一,有丰富的“讲好美国故事”的经历。在中美比较的视角中、引介美国公共外交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此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员了解世界先进的公共外交经验,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公共外交发展的大趋势。
授课大纲:
第一讲:公共外交的基本特征(徐以骅);
第二讲:中美公共外交之比较分析(徐以骅);
第三讲:非政府组织与公共外交(徐以骅);
第四讲:经济援助与公共外交(张曙光);
第五讲:经济制裁与公共外交(张曙光);
第六讲:文化交流与公共外交(张曙光);
第七讲:战略传播与公共外交(陈霓);
第八讲:政府公关与公共外交(陈霓);
讲座专家简介:
徐以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导师,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顾问、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宗教与国家安全、宗教与国际关系、美国外交政策与美国宗教、中国基督教会史的研究,近年来撰写和主编中英文学术著作超过15部。
张曙光:澳门城市大学校长,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职教授。现兼任澳门综合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上海理事会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市政府“发展战略与政策”外国与境外专家顾问、教育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人才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国际政治学研究会副会长、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理事、美国卡内基伦理与国际事务委员会国际史项目顾问委员会委员(就该委员会与中国学术界的交流项目作咨询,并参与部分组织工作)等。曾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会顾问、中国南京师范大学董事会海外董事、美国华盛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顾问、美国《美国与东亚关系》季刊(The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编辑委员会委员(负责中美关系方面稿件的评审)、挪威“诺贝尔和平研究院”高级(客座)研究员、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约翰·麦克亚瑟国际安全与冲突处理”研究员等。英文专著四部,中文专著近十部,在美国、中国、英国、挪威、等术刊物及论文集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陈霓:澳门大学媒体与传播系MAIMC Program(整合营销传播硕士学位)项目主任。两岸四地著名公共关系专家。1992年在俄亥俄大学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任教。现于澳门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任教。陈霓教授曾在多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SSCI期刊,如《公共关系研究》(Public Relations Review), 《公共关系季刊》(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当代中国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发表多篇文章,并与人合著过多部学术著作,包括《中国的软实力:基于传播的公共外交》(Soft Power in China: 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Communication,迈克米伦出版社,2011)、《国际公共关系:比较分析》(玛诃瓦,NJ:Lawrence Erlbaum协会,1996), 等,是两岸四地公共关系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陈霓教授还是美国公共关系学会的会员,曾创建美国两所大学的公共关系学生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