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2级本科自主调专业宣讲会通知
各位同学:
我院将于4月3日中午12:30——13:30举行2012级本科自主调专业宣讲会,该宣讲会面向全校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欢迎各位同学前来参加。
优选对象:物理系、生命学院、医学院、致远学院以及所有工科院系的2012级本科生
时间:2013年4月3日中午12:30——13:30
地点:文选楼323
咨询电话:34205342 张老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务办
2013年4月1日星期一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交叉、探索、超越
2013年本科招生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该学科致力于为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健康,为探索人体奥秘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也是今后几十年内最容易出现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学科领域之一。人类最大的需求是健康,所以,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学科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核心内容医疗仪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成为支柱产业,是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巨头的宝贝核心业务,也是一个薪酬名列前茅的行业(据2009年统计,在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毕业生职业生涯中期中位年薪为10.1万美元)。金融危机时,生物医学工程行业是少数逆势上扬的行业之一。2012年,生物医学工程师位立CNN美国最好的100职业榜第一,原因是职业增长潜力大、高薪、稳定、回馈社会大、择业灵活。美国劳工统计局预计:到2016年,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将增长27%。近年,索尼、松下、佳能、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宾得、三星等日韩电子、光学器材巨头、中国的TCL公司等纷纷涉足医疗器械行业。对人口世界第一、经济飞速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而言,对生物医学工程的需求更大,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同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四个产业紧密相关。按平均数计算,到2020年,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产值将增长8倍,相应的人才需求也将爆发式增长。GE(通用电气)首个事业部总部(X光事业部,2011年)移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创新中心建在成都(开发基层医疗设备为主,2012年),GE医疗在中国招收200名工程师(2012年),2011年-2013年,医疗器械巨头柯惠、美敦力、日立医疗、圣犹大等陆续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迎接中国医疗器械黄金发展期的到来,2011年成立的上海联影医疗近几年要招上千人。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而同期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增速仅约为7% ,中国的GDP增长在8%至10%,美国的GDP增长在-2%至3%。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育也是许多慈善捐款的主要流向对象,生物医学工程的师生从中格外受益。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10年,美国109所大学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98年,全国17所大学有此专业,2010年,已有近150所大学有此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最早创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之一(1979年,当时属精密仪器系),1997年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成为其中的一个系。2011年4月8日在Med-X研究院和生物医学工程系基础上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各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2007年,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第二,《中国大学评价》本科专业排行榜第一。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截至2011年,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已经培养了1000余名本科毕业生,320余名硕士研究生及130余名博士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中国、美国等地的科研教育界及工业界的领军人物。工业界的杰出毕业生包括中国3G通信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徐广涵博士、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总经理张强、迈瑞公司副总裁成明和、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公司董事长张浩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59名,教授16名,副教授20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名、讲席教授2名、特聘教授2名、学科带头人3名。研究领域有生物医学仪器、神经科学与工程、医学影像与信息、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
人才培养:
u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端研究、开发、管理人才。
u 培养方案:
n 实施精英式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n 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导师制,进行全方位的导航。
n 一、二年级,夯实数理基础及专业基础。
n 三、四年级,根据领域方向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课程培养计划个性化设计,拓展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n 多门课程与致远学院的学生一起上。
n 20多门课程属于电子信息类课程。
u 国际交流:本科期间有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交流的机会,部分由国家留学基金会或对方奖学金资助。研究生阶段有去美国多所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Drexel大学等)、德国海德堡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的联合培养机会。
u 奖学金:除了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助)学金外,还有生物医学工程校友奖学金、80193班奖学金、80271班奖学金、默克、联影、微创、徕卡、徐锋校友奖助金等面向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冠名奖(助)学金。
u 毕业去向:就业面广,适应性强。近年本科毕业5年内出国深造、交流的占50%(麻省理工学院、哈佛、斯坦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牛津、剑桥、巴黎综合理工、东京大学等),在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的占55%(本校、清华、北大、浙大、中科院等)。若以拿到单位录用通知书的可以签约的单位数计,就业率近200%。毕业10年后的职业分布情况:20%在国内外一流大学任教或顶级研究机构从事科研(上海交大、北大、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西北大学、NIH等),20%在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国家药监局、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医保局、上海医疗器械检测所等),57%在企业单位,包括医疗设备制造公司(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强生、美敦力,迈瑞、联影等)、医药公司(默克、辉瑞等)、IT公司(微软、Intel、IBM、联想、华为、中兴等)、金融业(花旗银行、交通银行、复星投资、国投瑞银等)、自己拥有公司,3%在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