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
男,1982年生,山东蒙阴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字样学、中古石刻文字文化研究。
教育背景
博士,汉语文字学及其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9
硕士,汉语史,复旦大学,2006
学士,汉语言文学教育,山东师范大学,2003
工作经历
2011-2012年,韩国国立釜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11年,韩国庆星大学汉字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8-2009年,美国iowa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著作
专著:《隋唐石刻与唐代字样》,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参编:《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异体字典大系·楷书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论文
1、《字样学及研究价值论析》,《社会科学家》,2011(11)。
2、《论武周新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汉字语料库标注暨纪念戴家祥先生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08。
3、《石刻与字样学研究》,《汉字研究》(韩国),2011(1)。
4、《唐隶用字初探》,《中国文字研究》第13辑,2010。
5、《海峡两岸字样学研究三十年》,《汉字文化》,2008(5)。
6、《略论马王堆帛书通假字的类型与传承》,《广西社会科学》2008(8)。
7、《马王堆帛书通假字例释》,《中国文字研究》第9辑,2007。
课题
承担课题:2011年上海社科青年项目“基于石刻语料库的唐代字样学研究” 。
参与课题:1、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出土文献语料库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字与文化研究”(2010)。
2、上海社科规划课题“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2007)。
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宋字书时间层次研究”(2006)。
荣誉
2011年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青年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