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的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面向学生的通知 -> 正文

[交大讲座] 6月28日:李约瑟问题和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牛顿

发布日期:2012-06-25    点击量:

李约瑟问题和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牛顿

[责任编辑]李敏妍 [信息提供]文科处 凌宏发

报告主题:李约瑟问题和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牛顿

报告人:Joseph W. Dauben 道本周
    赫伯特·H·莱曼学院特聘历史学、科学史教授
    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历史学博士项目组成员
    纽约科学院院士
    国际科学史学会院士

报告时间:2012628日(周四)上午9:30

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312

主办单位:科技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文科建设处

演讲者简介:

  道本周(约瑟夫·W·道本),赫伯特·H·莱曼学院特聘历史学、科学史教授,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历史学博士项目组成员,纽约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学会院士,利奥波尔迪纳德国科学学会通讯院士,《国际数学史杂志》(Historia Mathematica)编辑,国际数学史委员会主席。代表作有《康托的无穷数学和哲学(Georg Cantor, His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of the Infinite)》,和《亚伯拉罕·鲁滨逊:非标准分析的创造,个人和数学的奥德赛(Abraham Robinson: The Creation of Nonstandard Analysis, a Personal and Mathematical Odyssey)》。道本周教授毕业于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A.B),哈佛大学(A.M,和Ph.D),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和剑桥克莱尔厅的成员,古根海姆奖学金和美国学术团体协会高级奖学金获得者,被评为1986年度雷曼学院杰出教师。他还是中国科学研究院荣誉成员,2005年春竺可桢项目的访问教授。20121月,获得数学史阿尔伯特·莱昂·怀特曼纪念奖,此奖由美国数学协会每四年颁发一次,授予给对数学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

演讲内容梗概:

  本次讲座将回顾从哥白尼到牛顿时期现代科学的兴起,1617世纪的文化震荡时期,即所谓“科学革命”。报告将以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波义耳,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成就来阐释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进步,还将谈到维萨里,哈维和其他相关的生物学革命。在评估新科学发挥的社会角色时,令人不安的陌生世界里的哲学、宗教甚至政治原则也将予以考虑。

  为了界定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的根本原因,本讲座同样将直面熟知的“李约瑟问题”,即为什么类似的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众所周知,科学革命之前,中国通过广泛的科学观察和技术创新至少已经取得了一个同等的,如果不是更深入的,对自然的认识。这样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凸显促进西方新的科学活动出现的关键因素,包括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及其他因素促成的推动科学革命成功的方法创新。

来源链接:http://www.sjtu.edu.cn/info/1266/25214.htm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