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讲坛”第304讲: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主 题: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演讲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赵林教授
时 间:5月17日 18:30
地 点:闵行人文楼一楼礼堂
主办单位:人文学院 文科建设处
演讲者简介:
赵林,哲学博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东南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基督教思想史和中西文化比较。已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文明形态论》、《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中西文化分野的历史反思》、《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基督教思想与文化的演进》、《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赵林演讲录(1)》、《在天国与尘世之间――赵林演讲录(2)》、《暮色中的十字架――赵林随思录》、《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等14部个人专著和学术演讲录,出版《西方文化概论》和《西方哲学史》(与邓晓芒教授合著)等2部高校教材,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多年来一直在武汉大学和其他高校主讲“西方哲学史”、“西方文化概论”、“基督教思想史”、“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2000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首批“十大名师”之一,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主讲的专业课“西方哲学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通识课“西方文化概论”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持的“西方哲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演讲内容梗概:
17-18世纪风靡欧洲的启蒙运动构成了西方中世纪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真正分水岭。这场意义重大的思想运动最初源于17世纪的英国,典型地表现在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思想中。到了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启蒙思想逐渐发展到高潮,表现为一种矫枉过正的无神论。但是这种偏激的无神论思想很快就受到了更加严谨的德国思想家们的批判和调整,结果导致了一种与传统基督教信仰相协调的理性精神的产生。启蒙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理性精神,启蒙运动无疑具有宗教批判的显著特点,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这种宗教批判所导致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它既可能走向彻底否定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也可能导向一种在理性根基上重建宗教信仰的新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