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6月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美国乔
治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11月获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赴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医院深造;2007年4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级男科培训。曾先后获得“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黄浦优秀区拔尖人才”等称号。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为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泌尿外科学会男科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医学会男科学会委员、上海中医药男科学会委员、《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生殖与避孕杂志》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专版》审稿人、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家组成员。获得国家专利2项。
主要从事泌尿外科、男科疾病的临床诊治、科研、教学工作及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研究领域涉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发病机理及诊疗、男性防衰老、男科疾病交叉学科、多学科研究、青少年性健康及生殖健康等。曾多次承担或参与卫生部、上海市及跨国科研项目,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著名的勃起功能障碍第一个诊疗药物—万艾可(伟哥)国内临床研究工作近。近3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上海市科委重点研究课题 “ 基于智能网络和知识库的勃起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筛选研究 (No. 084119517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 男子不育症患者LEPTIN活性与精子活率关系的研究 (No.04ZR14068)”、上海市科委研究课题 “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间质纤维化临床意义的研究 (No.044119718)”。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No.2004JG03)”、 “精浆LEPTIN与其受体的作用和精子活力关系的研究 (No.2007JG06)”等,其中,“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了来自上海市14所高校的5234名在校大学生,该课题获得有关专家组高度评价,认为调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初步结果在有关国际学术论坛上演讲交流获得各国与会者赞赏与关注,有关学术论文已在NATURE集团所属的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杂志(SCI, IF 2.059)发表。有关“无精子症的规范化临床诊疗流程”获得第十四届全国泌尿外科优秀论文奖(全会仅2篇);由其提出的“无精症患者临床诊疗思路”获2009年国际泌尿外科学术大会邀请在大会作专题报告,并获得2010年长城男科国际论坛优秀论文奖。曾多在国际(包括欧洲泌尿外科学术大会等)、全国学术会议上做学术发言和交流
教学方面,担任上海仁济医院泌尿外科教学干事,负责医院泌尿外科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生导师迄今为止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已毕业6名,其中一位毕业生以医学院研究生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教学上善于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与改进,能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及医学教育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临床医学见习、实习带教工作,提出有关临床见习的情景教育、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受到热烈欢迎,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教学上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提倡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带着思考进行工作。自2007年起连续在仁济临床医学院开设针对医学生的“生殖健康”选修课,并于2007-08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交大本部开设通选课“生殖健康”,2009-10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交大公选课“性与健康”,授课效果好,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曾经为辉瑞公司、礼来公司、第一制药、EPS公司、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苏州国际工业园区及同济大学、中侨学院、上师大等员工、学生做讲座、培训,幽默风趣讲课风格受到热烈欢迎。
一、近3年内发表主要论文:(注:标*为通讯作者)
SCI收录论文:
1. Bin Chen,Yu-Bin Wang,Zhi-Ling Zhang, et al. Xeno-free culture of human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upported by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fibroblast-like cells.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2009,11(5):557-565.
2. Bin Chen,Jian-Hua Guo,Yong-Ning Lu, et al. Leptin and varicocele related spermatogenesis dysfunction: animal experiment and clin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2009,32(5),532-541.
3. Chen B, Lu YN, Wang HX, et al.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 Needs in University or College Students: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2008, 10(4):607-615.
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 马逸,陈斌*,胡剑麟等.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白膜病变的治疗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276-279
2. 吕逸清,陈斌*,夏磊等.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后24例并发症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学杂志,2009,5,14(3):209-211.
3. 吕逸清,陈斌*等. 精子凋亡率与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及活性氧关系探讨[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9,2,23(2):34-37.
4. 陈斌,范宇平,王鸿祥等.精索静脉曲张术前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与术后精液参数改善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2):185-187.
5. 王毓斌,陈斌*,王鸿祥等.经皮附睾和睾丸穿刺精子抽吸术在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3):239-242.
6. 王毓斌,陈斌*,王颖超等.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支持人精原干细胞的生长[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14(12):1063-1068.
7. 陈斌,胡剑麟,童菊芳等.实验性高脂兔体外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9):19-24.
8. 胡剑麟,陈斌*,王益鑫等.高脂对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含量及结构的影响[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2):26-30.
9. 卢永宁,陈斌*,李凤华等. 超声联合精浆生化检查在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4):53-57.
10. 郭建华,陈斌*,胡凯等. 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瘦素表达的实验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2):22-25.
11. 陈斌,卢永宁,王鸿祥等. 罗伯逊易位致男性不育二例报道[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260-261.
12. 马逸,陈斌*,王鸿祥等. 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 :239-242.
13. 王鸿祥,陈斌*,胡凯等.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浆中性α糖苷酶及果糖的检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235-238.
14. 郭建华,陈斌*,胡凯等.解脲支原体及抗精子抗体对精液参数的影响[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3):21-23.
15. 陈斌,卢永宁,韩银发.IIEF-5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13(2):118-121.
16. 陈斌,王益鑫,黄旭元等.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3):11-17.
17. 陈斌,王露萍,王鸿祥等. 上海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男科学,2005,11(10):744-747.
二、近5年内参与发表主要专著:
1 .李宏军.泌尿外科临床新进展.北京.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81:86.
2. 周剑萍. 家庭性保健全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64:294
三、近5年内申请、获得专利:
1.陈斌,黄旭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一种用于泌尿外科腔内手术的手术保护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CN200720069861.0. 2008-03-19
2.陈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立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CN200410025298.8. 2005-12-28
3.黄旭元,陈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一种前列腺血管阻断钳.中华人民共和国.CN200420022020.0. 2005-04-13
四、近3年内获得主要科研奖项:
1. 陈斌,等.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上海市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调查.2007年
2. 王益鑫,陈斌等.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无精子症规范化诊治体会. 2007年.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优秀论文奖.
3. 陈斌,等 2010年。 第四届长城国际男科论坛优秀论文奖。
主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性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