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志刚,男,1956年11月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系,1989年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获数学史硕士学位,1994年于西北大学获数学史博士学位。
曾任英国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奥塞吉学院客座教授(1999年)。2002年4月-6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史中心访问教授、2006年9月-12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教授。任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第六(2004—2007)、第七(2007-2010)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优秀学术人才,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合著《科学史十五讲》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译著《欧几里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获科学文化与科学普及优秀图书“佳作奖”(2009)。
主要研究方向:数学史、中外数学交流与传播。
主要承担课题:“斐波那契《计算之书》的翻译与研究”(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2003)、“13世纪中国数学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2007)。
主要讲授课程:
1. 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博士生专业课)
2. 科学史经典研读(博士生基础课)
3. 数学史研究方法探索(博士生专业课)
4. 数学史概论(硕士生专业课)
5. 科学史文献学(硕士生基础课)
6. 科学技术史(上海交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7. 数学与文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8. 中国传统经典的阅读与英译(公选课)
9. 拉丁语基础
主要著作:
1. 《数学的历史》(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 《欧几里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合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 《计算之书》(合译),科学出版社,2008
4. 《科学史十五讲》(合著),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南北朝隋唐数学》(专著),河北科技出版社,2001
6. 《华蘅芳—杰出的翻译家、实践家》(专著),科学出版社,2000
7. 《〈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导读》(专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主要论文
1. 从《同文算指》看李之藻对西学的“会通”与“调适”,《跨越文明的空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算术精微,闵求其故,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3)
3. 追随萨顿的魔笛,读书,2008(2)
4. 斐波那契在中西数学交流上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第2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5. 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历史探源:东方与西方,《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7,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 当世界提起阿拉伯,民主与科学,2007(3)
7. “数学常青”—从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看数学史研究的特点与走向(第1作者),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6(3)
8. 从“会通”到“超胜”: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 《算数书》“少广”“大广”二问的释读和校勘,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7)
10. 关于《算数书》的几则校勘,《多元文化中的科学史》--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论文集,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5
11. 明朝末年西方早期画法几何知识之东来(第2作者),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2. 斐波那契《计算之书》中与中国古代数学相近的算题与算法(第1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13. 赞叹与遗憾:读彭浩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1)
14. 分析算术化的历史回溯,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4)
15. 从记数法到复数域--数系理论的历史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1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s in Ancient China: From Liu Zhuo to Hua Hengfang,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2002
17. 吴文俊与数学机械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18. 李籍《九章算术音义》再探,《数学史研究》(七),2001
19. 华蘅芳《积较术》数学方法分析,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
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
1. Comments on the Numerical Tables and Algorithms in Fibonacci’s Liber Abaci(English),in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 - 31 July, 2009 Budapest, Hungary
2. Zhang Qiujian’s Fowls and Fibonaci’s Birds:Some Reflections on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athematics Transmission(English),in the 12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Baltimore USA. 14-18 July, 2008
3. Needham 19(j) and Fibnacci’s Liber Abaci (English), in The method of Excess and Deficiency: From Suan shu shu to Liber Abaci (English), in the 1 st International congerence on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Along the Silk Road, Xi’an China, 31 July – 3 August 3, 2005
4. The method of Elchataym in Fibonacci’s Liber Abaci ( English), in The 11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Munich Germany. 15- 20 August, 2005
5. Some Collations and Annotations on Suanshushu (English), in The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for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 satellite conference prior to the ICM), Xi’an China, 15-18 August, 2002
6. On Suan Shu Shu (English), in 10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Shanghai China. 20-23 August, 2002
主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数学与文化 科学技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