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致远学院召开2025年度秋季学期务虚会

发布日期:2025-10-17    点击量:

8月18日下午,致远学院秋季学期务虚会在致远书院300号会议室顺利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致远学院创院院长张杰院士,致远学院院长徐学敏,校教务处处长章俊良,致远学院领导班子、项目主任等学院办学骨干共聚一堂,围绕致远荣誉计划与书院文化建设及AI时代下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徐学敏主持。

常务副院长何峰代表学院作院情报告,总结近年来办学亮点和经验,并对学院未来规划和发展提出初步思路。他指出,致远学院作为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办学十多年来形成了一套“致远模式”,包括学术导向、科研引导、荣誉教师和学生群体、国际化等,面向未来,特别是AI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学院要坚持“创新”、“改革”,探索致远更让人拍案叫绝的“特”,持续引领交大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章俊良强调,致远学院要坚持“培养未来科学家”的特色和愿景,构建“哲学思辨+专业深耕”的黄金比例培养模型,鼓励本科生通过经典阅读与跨学科研讨等形式将10%-20%的时间投入到思考、思辨、探索人生、学术的方向与目标中去。

与会人员王维克、叶曦、王亚光、邵志峰等从书院文化建设、学院招生、人才培养质量、图书馆建设与定位等方面发表了深刻见解。

最后,张杰院士作会议总结。他首先向与会人员致以诚挚感谢,并系统回顾了致远学院的发展历程与核心经验。他指出,致远学院的成功源于多维度的创新实践:既有2008年理科班早期筹划时学者智慧与交大制度优势的奠基,深度对接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战略机遇把握;也有打破传统功利文化、独立运行的改革魄力,严把入口关、专家面试保障生源质量的严谨机制;特别是徐学敏院长启动致远书院补足核心价值观,共同凝练出“致远模式”的育人体系。

关于致远学院的定位,张杰强调,这里是师生思维碰撞、激发创新智慧的核心场域,其特色在于传承成功经验与体制机制优势。面对AI技术革新、高校同质化竞争、资源保障压力、国际化形势变化等现实挑战,他提出下一步发展路径:一是强化资源保障,积极对接国家、联合国等专项机遇,巩固校级人才培养特区地位;二是深化国际合作,重建海外教师连接,通过学术休假邀请等方式汇聚全球智慧;三是优化育人空间,明确图书馆“与先贤对话”的文化定位,逐步建立驻院教师制度;四是激活文化动能,通过展示“致远优秀校友案例”,建设文化设施,增强师生归属感;五是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推广“导论+导读+研讨+展示”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学术自信与前沿问题解决能力;六是把握时代机遇,在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氛围下,持续激发学生科学理想。

张杰院士最后勉励全体致远人,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创新的机制、更深厚的文化,持续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让致远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教育变革中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