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
4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艳丽带队赴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交流调研。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处长张丽娜、副处长卜杭斌及各办公室主任会见胡艳丽一行。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沈野萤及教务处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调研交流。张丽娜对胡艳丽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两所高校以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管理机制体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思路、国际化办学经验及师资从业人员...
2024.04
各位同学:本学期游泳技能达标测试即将开展,具体安排如下:1、测试安排:测试日期测试时段预约时间4月20日(周六)9:0010:0011:0014:0015:0016:00每天6个时段4月12日中午起4月21日(周日)4月27日(周六)5月12日(周日)5月25日(周六)3、测试地点:致远游泳健身馆(25米小池);4、报名办法:交我办APP-运动健康-测试预约5、测试须知:(1)请携带本人清晰头像的实体校园卡,进入泳池核实身份并参加测试,如校园卡遗失,请...
2024.04
各位同学好: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已经发展成为标准化高端英语水平测试,对应国家英语等级量表中的7级,目前已被国内多所知名高校采用。 外国语学院自2017年开始免费组织英语水平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语考试两个部分。考试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颁发的英语水平考试等级证书(A+、A、B+、B、C+、C六个等级),并附有详细的英语能力说明。考试结果不用于考生的毕业资格评...
2024.04
为服务国家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校自2020年起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工程力学等六个学科开展“强基计划”,打造“厚植基础+使命推动+好奇心驱动”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要求且落实直博去向的强基计划学生可于本校直博,直博方向为原基础学科或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领域相关学科。一、基本条件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强基计划学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政治素...
2024.04
为更好的开展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同学们的社会英语水平考试进行认定并纳入到学校英语培养工作中来,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根据教务处培养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办法。学校认定托福、雅思和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试成绩可以证明学生的英语水平,符合学校认定的考试等级的社会性考试成绩经认定后具有学校英语水平考试同等效力,可以据此申请免修《大学英语(3)》或《大学英语(4)》课程。一、社会性考...
2024.04
致远学院正式成立于2010年,是集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的与世界接轨的人才培养特区,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地,同年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之后学校依托“致远”的成功模式面向全校Top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2015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又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成为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2016年,致远学院荣获两...
2024.04
2024年4月9日下午,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本科教学督导组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行政楼B310会议室召开了工作研讨会,西南片督导根据辅修专业开展情况,大家一起研讨了春季工作相关安排,集中安排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和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进行听课。会后集中到交大开设辅修专业课程的各教学楼进行了现场听课,记录反馈教师上课情况,监督教学质量。
2024.04
关于“持灯照初心”上海市红色文化课件大赛推荐结果的公示各学院:根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持灯照初心’上海市红色文化课件大赛”的通知》(沪文旅〔2024〕18号)文件精神,经各学院推荐,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拟推荐《鲁迅与左联》等2个课件参加上海市红色文化课件大赛,现将名单公示如下:课件名称参赛人姓名所在单位鲁迅与左联张全之人文学院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于...
2024.04
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重新学习学费、辅修学费缴费通知教务处通知[2024]18号一、学费标准以该学期所选课程总学分计,计费标准100元/学分。请各位同学自查本学期重修课程(课程代码一致的课程即认定为重修课程)及辅修课程(注意: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动画辅修专业课程为每学分120元),按时缴纳重新学习学费及辅修学费。二、缴纳时间2024年4月10日至5月8日三、缴纳方式1、登录缴费网站http://www.jdcw.sjtu.edu.cn/payment...
2024.04
关于做好2024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教务处通知[2024]17号各院(系)及各位同学: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调整修读的专业,这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确保本科生转专业申请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及公开性,所有相关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则与程序。请各院(系)参照本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