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协大讲坛》科学类诺贝尔奖解读(2015)通知
各位同学:
为深入解读2015年“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成就对当前自然学科的发展贡献,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发挥探索和创新精神,上海市科协将于2015年科学类诺贝尔颁奖典礼前举办《上海科协大讲坛》科学类诺贝尔奖解读科普报告会,力求在2014年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达到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普及效果。
报告会分为“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化学奖”三场,面向全市科技工作者、科技编辑、科技记者、高校师生、相关学者及社会公众,以主题报告和互动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画面,重点介绍2015年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充分解读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弘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场科普报告会具体安排暂定如下:
第 一 场:解读“物理学奖”
时 间:11月28日(星期六)下午2点
地 点:上海科学会堂海洋能厅(南昌路57号)
解读题目:《中微子振荡和质量的发现》
主 持 人:褚君浩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室)研究员、学位委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主 讲 人:季向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粒子物理宇宙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
嘉 宾:廖玮教授(东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
媒体记者:俞陶然(解放日报科技记者)
第 二 场:解读“生理学或医学奖”
时 间:12月4日(星期五)下午2点
地 点:上海科学会堂海洋能厅(南昌路57号)
解读题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主 持 人:陈凯先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主 讲 人:蒋华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嘉 宾:戴立信院士(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
媒体记者:许琦敏(《文汇报》教科卫报道中心主编、主任记者)
第 三 场:解读“化学奖”
时 间:12月10日(星期四)下午2点
地 点:上海科学会堂海洋能厅(南昌路57号)
解读题目:《细胞核中的“御林军”——DNA修复系统》
主 持 人:钱旭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咨询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基金会学术大使)
主 讲 人:黄俊资深研究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嘉 宾:费俭研究员(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媒体记者:董纯蕾(新民晚报记者,民生新闻中心主编)
上海市科协将根据报名人数,安排专门的车辆,接送交大闵行校区师生来回参加系列讲座。
附: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师生报名入口:
http://form.mikecrm.com/f.php?t=kGTSLU
点击此网址,即可登记报名。因座位有限,请报名后务必按时参加,谢谢!
联系人:苏振兴
电 话:54345452
邮 箱:zxsu@admin.ecnu.edu.cn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科协大讲坛管理办公室